
这部片子英文名字是Little Red Flowers。不知道是不是这名字翻译得太温情,又或外国人对中国电影的好奇,今天上座率居然超过了那天的Venus。
很喜欢看起来很美这本书,有时候可以看看想想,有时候可以简单的看看笑笑。那样的年代,那样的地方,一个个鲜活的生命,看起来不是很美么?大人们有时候的行为和语言,在孩子们看来很滑稽,方枪枪觉得小朋友们一个个蹶起屁股李老师统一擦很可笑,觉得早上强迫大家蹲一排上厕所很可笑,觉得每天五个小红花也挺可笑的。也许还有那么点可爱吧。

而大人根本不理解孩子们为什么会有的这样那样行为,他们只从大人的角度看问题,于是方枪枪单纯的娱乐行为有几分下流,方枪枪想吸引老师注意结果变成了一肚子坏水,方枪枪想和大家一起玩却偏偏被关禁闭。李老师眼里方枪枪是个不遵守纪律老惹麻烦的坏孩子。可是我们站在看客的角度,确切地说,我们是站在了方枪枪的角度上,当他的内心向我们展开的时候,我们只觉得他很可爱。可笑的倒是李老师和幼儿园这样那样的规定。

书是用中文写的,电影也是用中文拍摄的,只不过屏幕下面加了英文对白。说起这部电影,其实翻译还可以,虽然我觉得把女孩子骂男孩子的”讨厌”翻译成”freak”不是那么有感觉,把“糖包”翻译成”sugar bun”完全失去了起外号的乐趣,把“方枪枪”这么铿锵有力放荡不羁的名字简化成一个”qiang”实在是太柔和(翻译成”gun”却也太奇怪)。

孩子们的表演不管是表情还是动作都可以打满分,老师么,演员挑得有点漂亮。不过这样也好,别让外国人觉得幼儿园老师既法西斯而且卡西莫多。
不好的在于背景和情节改编。
不管是事情的时间地点背景,还是剧中那个红墙黄琉璃瓦的大房子都没有交代清楚。不交待这是在一九六几年文化大革命以前,很容易误导观众以为是现在的中国,或者是全部的中国;不交待地点是在北京军区大院,还配以那种典型的中国贵族建筑,剧中出现的士兵训练就很突兀。
情节删减了不少,篡改的倒是没有。只不过这一删减,没有看过书的就基本搞不明白了。方枪枪是喜欢偷偷摸摸往外跑,可每次都跑去个医院,这是什么暗喻么?把李老师是妖怪和抓特务结合起来,不伦不类的,导演调教的感觉太多了。影片最后,偷偷跑出去的方枪枪玩累了靠在一块大石头上睡着了,老师叫他名字的声音一点点远去,想弄一个像天鹅湖芭蕾舞结束时候的谢幕姿势,却太生硬太糊里糊涂。真的不如东方不败里面东方不败的一跳,也远不如阿甘正传里面那片飘飘摇摇的白羽毛。

电影散场的时候,坐在我们后面的女的说,应该看看那本书。男的说,书肯定是用中文写的。可惜,他们估计是没有看懂。我觉得挺正常的,对于外国人这影片实在不那么容易理解。但凡自以为理解了的,恐怕要说在中共统治下一个自由灵活的宿命就是被斥责被孤立,如此这般,这过重了。要说一部儿童喜剧片,孩子天真无邪,这又过轻了。 我不懂得拍电影,不过我知道translate一种语言已经是很难的,用一百多分钟translate一种文化,那根本就是不可能。只要世界开始认识中国,了解就会越来越多,理解也会越来越深,等一百年以后,倘若人类还存在,没有人会记得,最初那几部电影展示出来的中国以及中国文化是多么的片面和刻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