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看了篇关于质疑中医理论和中药的文章。主要理由有三点:
其一:经验医学缺乏临床统计和逻辑支持。口口相传的往往会夸大,扭曲,刻意忽略不成功的案例等等。就是说,西方拼命强调的是evidence-based practice,中医贯彻的是experience-based practice or authority-based practice。
其二:中药缺少严格的成分检测
其三:中药缺少副作用说明。许多中药补药都含有重金属成分,长期服用会导致慢性重金属中毒。
这个我不懂。希望有人能为中医药有理有利有节地说两句。传统文化和民族感情的大旗不能只是被抱着挥舞,更需要的是找到一块坚实的土壤树立。
中医到底如何不清楚。不过这三种思维方式确实值得推敲一下。
Evidence-based的决策过程是:
Professional decision—à information need–à meet the information need
意思就是,需要做出决策,先看看做出决策需要哪些信息,然后去收集这些信息。
Experience-based:
Decision—àinformation known
这代表,需要做出决策,看看自己知道哪些信息。
Authority-based:
Decision-àinformation wanted
需要做出决策,然后寻找自己想知道的信息或者得到别人想给你的信息。
这里,what do you need 和what do you want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和what do others want to give更是天差地别。What do you need更强调客观事实。What do you want 强调的是主观意愿。很多时候,你想要得信息未必是需要的,需要的信息也未必是想要的。商家说要启发顾客的需求。就是跳过what do they want直接去开启what do they need.
根据自身经历而做出判断,使用的是自己已知的信息。往往下意识地使用那些想得到的,或者说是想使用的信息。
根据权威观点作出判断,使用的是别人愿意提供的信息。同时,个人也会下意识地重视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,忽略不想要的。
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,完全是为下一篇作准备。今天,法国姐姐忍不住问我,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说反复煮沸的水不能喝。你老喝热水,每次都是重新做的么?
这个问题有点难度。我只好用大家最喜欢说的话搪塞一下It depends.